
1、直埋電纜應有鎧裝和防腐層。
2、埋設深度通常應不小于0.7m,在農田中埋設應不小于1m。若不能滿足上述要求,則應采取保護措施:電纜上、下要均勻鋪設100mm厚的細沙或軟土,用水泥蓋板或磚連接并覆蓋墊層的上側,覆蓋寬度為左右兩側都超過電纜50mm。回填土時,應去掉磚塊、石頭等雜物。
3、沿坡敷設電纜時,要注意使中間接頭呈水平狀態;同溝敷設多條電纜時,中間接頭的位置應前后錯開,其凈距不應小于0.5m。
4、在接頭、交叉、拐彎、進出建筑物等地方,應設置明顯的方位標樁,長的直線段應適當增設標樁,標樁露出地面以150mm為宜。
5、直埋電纜自土溝引入隧道、人井及建筑物時,應穿在管中,并在管口加以堵塞,以防漏水。
6、如果電纜從含有酸堿、礦渣、石灰的場所經過,不適宜進行直埋。若必須經過該地段時,應采用缸瓦管、水泥管等防腐保護措施。
7、直埋電纜不能平行敷設在管道的上面和下面。

1、電纜溝、隧道應保持平整光滑。根據長度、深度、地表水的深度,設置一些積水井,其自然坡度不小于0.1%。
2、電纜溝、隧道盡可能不通過有可能流入高溫液體、腐蝕性的酸堿液體的地段。必須通過時,應采取防護措施。
3、應保證電纜支架的牢固可靠,且要使其接入接地網。
4、電纜隧道轉彎、分支的積水井處應設人孔井。直線段人孔井間距一般不大于150m。
5、應將敷設在支架上的控制電纜和電力電纜分層排列,其水平凈距同級電壓的電力電纜為35mm;高、低壓電力電纜為150mm。
6、完成電纜敷設工作后,要將溝內的雜物及時清理干凈,將溝蓋板蓋好,必要時應將蓋板縫隙密封。

1、定位、運桿、立桿、測量線路、決定擋距、安裝金具(金具較簡單,只有固定鋼芯絞線的線夾、拉線抱箍,線夾距桿頂200mm)、作拉線等與架空線路相同。
2、應準備好鋼絞線、S形電纜卡子和懸掛行走小車??梢該蹙唷㈦娎|規格為依據來選擇鋼芯絞線的規格。
3、鋼芯絞線的架設垂度要比架空線小,因為擋距較小,且懸掛電纜后垂度要增大。
4、通常使用線夾來將鋼芯絞線固定在桿上,其中線夾的規格要與鋼芯絞線的規格相對應。終端桿上的固定一般采用并溝線夾,每端至少三副,緊固必須牢固。
5、在完全將鋼芯絞線緊好以后,才可鋸掉多余的。鋸掉后的兩端應用細鍍鋅鐵線綁扎20mm,以免散股。
6、必須保證拉線的牢固可靠,必要時應將其做成雙拉線。
7、敷設時沿線路將電纜展放在桿下,同時將電纜引至室內或設備的余量要以實物測量好,并要在電纜與第一根桿上的固定點處做上記號(然后操作人員從第一根桿處登上桿,坐上懸掛行走小車,拉住鋼芯絞線,使小車前行,每隔750mm固定一個S形卡子)。或者把電纜直接引上鋼絞線,做好后用小車法上S形卡子,將其固定。

1、每一根管內只能穿入一根電力電纜,并且注意在鋼管里不能單獨穿入交流單芯電纜。
2、裸鎧裝控制電纜不得與其他外護層的電纜穿入同一根管。
3、如果電纜被敷設在混凝土管、陶瓷管、石棉水泥管里,應配備塑料護套電纜。
4、管內敷設每隔50m應設人孔檢查井,井蓋應為鐵制且高于地面,井內有積水池且可排水。
5、如果長度小于30m,直線段管內徑不應該小于電纜外徑的2倍;如果有一個彎曲,則應不小于2.5倍;有兩個彎曲時,應不小于3倍。長度在30m以上時,直線段管內徑應不小于電纜外徑的3倍。
6、要確保管內沒有積水,沒有堵塞雜物,穿電纜時可以用滑石粉作為助滑劑。

1、電纜槽架多層安裝時,其上下層間距有下列規定:控制電纜槽架之間不小于200mm;電力電纜槽架之間應不小于300mm;弱電與強電槽架之間應不小于500mm;如有屏蔽,可減少到300mm;槽架上部距頂棚或其他障礙物應不小于300mm。
2、如果槽架要經過建筑物的伸縮縫、沉降縫,應該拉開100mm 的距離。
3、槽架內橫斷面的填充率,電力電纜不大于40%,控制電纜不大于50%。
4、不能在同一橋架上敷設不同電壓和不同用途的電纜,例如,強電和弱電電纜、高壓和低壓電纜、向同一級負荷供電的雙路電源電纜、應急照明和正常照明的電纜等。如果因為條件的限制,必須將不同電壓和不同用途的電纜敷設在同一層橋架上時,要使用隔板隔離且將其用途標明。
5、不應將電纜橋架敷設在腐蝕性液體的下方和腐蝕氣體或熱力管道的上方,否則必須采取防腐電纜或用隔熱材料對其進行隔離。

1、先清理井內雜物,并檢查預埋件、保護管有無缺陷。
2、展放電纜時,應把電纜盤放在底層,按照從下往上的順序牽引。上引電纜時,一是要注意彎曲半徑,二是要在層層出口處用力提拉電纜,不得只在上層提拉牽引,使拉力過于集中而損傷電纜。
3、在井內排列、固定和間距等方面的敷設要求,大致上等同于在電纜溝內敷設。

1、在引入設備、穿越建筑物或者樓板時都應該配備保護管。
2、電纜的固定可根據電纜的多少固定在支架上或直接固定在墻上、頂板上。
3、通常展放電纜采取的是人工牽引展放的方法,要注意應有專人在轉角、穿越墻體和樓板時進行操作。
